中新网迪拜12月1日电 当地时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开幕式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在阿联酋迪拜举行。
COP28大会候任主席苏尔坦·贾比尔以及来自国际组织、政府、企业、媒体、科研机构等的数十位中外嘉宾出席了当天的活动。与会者积极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赞赏中国为推进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治理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等理念正引领着中国向着一个绿色的未来转型。”出席活动的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中国已经赢得了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国如今在太阳能、风电、氢能、电动汽车等领域都在全球占据重要的份额,正在引领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他认为,中国不仅设定了政策目标,更在技术上具备实现这些目标的工具。
“中国不仅在在净化城市空气方面,同时在向全世界提供太阳能电池板方面以及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以及电动汽车方面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美国环保协会总裁柯瑞华表示,美国环保协会非常认可“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愿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工作作出更多努力。
当天的活动适逢COP28开幕首日。COP28中国角开幕式前,中外嘉宾在中国角内共同参观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展览和气候行动漫画展。
据悉,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与中新社连续第二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联合主办“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旨在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故事,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积极进展,提振全球气候治理信心。
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承办。为配合此次边会,双方还联合出品了公益歌曲《给世界的礼物》,于30日当天全球发布。(完)
中新网沈阳12月1日电 (李晛)“如果没有你们的调解服务,我们公司就要面对一起集体劳动争议了!”近日,辽宁省大连市某大型商超公司负责人对中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调解员赞不绝口。
不久前,该公司因货品流转订单严重下降,对数十名员工采取了自然减员、轮岗交流等措施,引发员工不满。仲裁机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与派驻仲裁机构的调解员一同前往公司调处争议。经过连续两天耐心细致的调解,公司最终同意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并发放经济补偿,全体员工的诉求得到满足。
这件事的圆满解决,得益于辽宁省人社厅以党建为引领,找准党建与业务结合点,夯实“党建引领,仲裁为民”服务品牌,走出了一条党建与劳动仲裁工作双融双促的新路径,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构筑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基层党支部成立以党员仲裁员为主,组建“劳动法律公益服务专家团队”,组织到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法律指导”主题党日活动,为企业量身定做用工风险防控方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以党员仲裁庭为基础,组建派出庭、巡回庭、速裁庭,实施要素式办案改革,快立快审快结案件,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2023年,辽宁省人社厅党组制定《辽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明确要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新突破,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到2025年,调解成功率达到72%以上。为此,辽宁省人社厅仲裁部门通过调解先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跨界协同,联合总工会、司法行政、工商联、法院等8部门形成《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实施方案》,提出12条举措,指导各地区建设规范化调解组织、打造多元化调解队伍、创新多渠道调解方式,筑牢劳动争议的“缓冲区”,全面构建争议预防、协商、调解处理体系,打造“一站受理、调解为主、多元调处、裁审衔接、立审执全链条贯通”的维权中心,形成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减少劳动者维权成本。
据悉,沈阳市创新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全国首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一体化保障中心,大连市深化人社、总工会、司法行政三方协同打造“人民调解+劳动仲裁+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鞍山市联同总工会、法院、企协、律协为企业提供“专家上门,现场问诊”体检式服务......截至目前,全省获评国家级金牌调解组织12家,前三季度各类基层调解组织调解案件1.55万件,调解组织调解成功率高达95%。
“深化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工作,把多元化解贯穿于劳动争议协商、仲裁全过程,能大大减轻双方当事人的压力。”辽宁省人社厅副厅长刘宁表示,在仲裁工作中以党建为牵引,充分发挥一线基层仲裁员党员骨干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基层解难题,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下好先手棋,将劳动争议止步于仲裁和诉讼前,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矛盾,更能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完) 【编辑:刘阳禾】